这份报告是《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滴滴青桔共同发布。报告基于2024年6月和7月的数据,对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对报告内容的分析解读: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报告旨在持续跟踪监测共享单车和电单车的使用特征,为城市交通治理、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 重点关注共享骑行在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如何提升超特大城市共享骑行治理能力。
2. 城市选取和数据来源
- 研究对象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36个城市。
- 数据来源于滴滴青桔,选取了服务覆盖率高、车辆保有规模大的城市进行分析。
3. 指标定义
- 报告建立了包括活力骑行、轨道骑行、减碳骑行和便捷骑行在内的11项骑行指标。
- 指标涵盖了用户的骑行距离、时长、夜间和周末骑行占比等。
4. 主要发现
- 活力骑行:共享单车的单次骑行距离和时长有所增加,而共享电单车的骑行距离有所下降,时长减少。
- 轨道骑行:共享单车和电单车在轨道周边的平均骑行距离有所增长,表明“轨道+骑行”一体化出行模式在发展。
- 减碳骑行:共享单车和电单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用户人均年减碳量有所增加。
- 便捷骑行:共享单车的首次入栏占比增加,电单车有所下降,反映了停放秩序的改善。
5. 专题研究
- 报告对北京亦庄共享电单车试点运营进行了评估,发现共享电单车在服务通勤出行、促进轨道公交换乘接驳、延缓私人电动自行车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 结论和建议
- 报告建议超大特大城市在发展共享电单车时,应精准把握功能定位,合理测算运营范围和车辆投放规模,优化停车设施布局,并提升骑行廊道的空间品质。
7. 其他信息
- 报告提到了滴滴青桔在共享电单车智能安全保障技术方面的应用,如载重检测、头盔佩戴检测、高精入栏停放技术等。
展开全文
8. 设计和发布
- 报告由多位专家和工程师共同研究,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和滴滴青桔的团队负责。
整体来看,这份报告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和分析,展示了共享单车和电单车在中国主要城市中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对如何更好地发展共享骑行提出了建议。
完整版内容,关注公众号『情报猿行业报告库』获取下载方式。
完整版内容,关注公众号『情报猿行业报告库』获取下载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