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明见局
作者|张典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维信金科曾凭借先发优势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发布的2024年财报展现出收入与利润的增长态势一片向好。然而,这家公司正深陷诸多负面争议。
年华费率远超公司宣传?
维信金科旗下的“豆豆钱”“卡卡贷”等产品,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消费信贷服务。
但有媒体报道称,众多用户纷纷在黑猫投诉平台发声,控诉借款过程中遭遇的不合理收费问题。借款时未被告知利息之高,且除利息外,担保费、会员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层出不穷,大幅拉高了综合贷款成本。
部分用户反映,实际年化费率远超公司宣称的“8%-35.9%”,有的甚至高达48.95%。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通过引入多家合作方拆分费用的方式,使得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高额费率,而维信金科则试图借此规避监管的利率红线。
以用户黄某某的案例为例,其通过“豆豆钱”借款,因涉及多家主体签订不同合同,尽管综合年化利率超高,法院最终仍因单个主体费率未违规而判原告败诉,这无疑让消费者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
黑猫投诉上近4万条投诉
除了高额费用问题,维信金科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也存在漏洞。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的通告显示,其旗下“豆豆钱”和“卡卡贷”存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
“豆豆钱”隐私政策透明度不足,未详细列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也未采取有效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卡卡贷”则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便捷途径。
在当今这个数据即资产的时代,这些违规行为不仅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益,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数据泄露风险,给用户带来潜在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展开全文
在催收环节,黑猫投诉平台上超4万条涉及该公司的投诉中,大量内容指向其暴力催收手段。借款人遭受短信恐吓、通讯录亲友被骚扰,甚至被威胁“上门”等情况屡见不鲜。这种高压催收不仅严重影响借款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因隐私泄露等问题带来额外的法律风险。
此前,维信金科就曾因诽谤借款人好友被判公开道歉,这足以说明其催收方式存在不规范之处。
从业务发展来看,维信金科向轻资本模式的纯贷款撮合转型之路并不顺利。尽管公司声称要向该模式倾斜,但从2024年财报数据可见,贷款及撮合服务收入大幅下降,纯贷款撮合业务收入降幅更是高达76.7%。
公司解释是因宏观经济局势和保守风控策略导致贷款实现量减少,但业内人士指出,较高的逾期率可能是重要原因。2024年,维信金科三个月以上逾期率较2023年明显上升,资产质量下降的趋势有所显现。
正视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此外,维信金科在合规管理方面也屡屡“触礁”:央行上海分行对其子公司的罚款,直指其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公司还多次因信息披露不准确、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广告宣传违规等问题受到监管机构处罚。
在监管日益严格、消费者权益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维信金科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追求业务增长的同时,切实保护用户权益,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维信金科亟待解答的难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请谨慎辨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