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汉鼎IPO,(https://xueqiu.com/1135303606/298422157)
2024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五周年。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为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针对性展开了创新探索,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起到了示范效应。具体来看,科创板形成了“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设置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并使得多家未盈利企业得以上市、针对性地对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进行了创新。
五年间,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从首批的25加企业增长至如今的573家,总市值5.19万亿元,IPO募资总额累计9108亿元。作为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持“硬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科创板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上市企业中,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的企业数量合计达509家,占比近89%。此外,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行业形成产业集群。
研发投入方面,近年来科创板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科技攻关,研发投入迭创新高。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1561.2亿元,同比增长14.3%。2024年第一季度,科创板公司合计研发投入322.7亿元,同比增长18.2%。累计124家次科创板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奖项,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又称“科创板八条”),标志着开市五年时在肯定前期改革成效、再次明确科创板定位的同时,科创板又迎来改革再出发。主要内容涉及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继续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支持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等。当下,科创板企业纷纷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未来科创板也将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更多新质生产力领域“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前期成效显现,近期又改革再出发的背后,板块内审核通过率如何?拟IPO企业发行上市用时如何变化?多数企业市值落在哪个区间?哪些中介机构的上市项目排名靠前?行业分布是怎样的?汉鼎咨询课题组根据公开资料及iFind终端数据,对上述问题作出梳理。
科创板IPO审核过会率2019年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第1次审核会议召开,截至2024年7月22日,上市委针对科创板企业IPO首发申请已召开362次审议会议。按IPO审核最新一次结果统计,并剔除上会前取消审议的企业,共计639家上会,其中621家获通过,整体过会率为97.18%。
2019年至2024年,科创板IPO企业过会率分别为98.17%、98.64%、94.59%、99.19%、88.24%及100%。综合来看,刚开市的几年,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下科创板审核通过率还是相对较高的,但2023年以来由于监管审核趋严,过会率明显下降,监管围绕信披材料加强问询质询、开展现场检查、进行穿透式监管、严格确认是否符合板块定位等。
此外拟科创板上市的未盈利企业自去年827新规以来大量撤回,且今年各板块在上会安排节奏上明显放缓,尽管科创板作为三大交易所IPO审核暂停多月后重启审核的首个板块,出现了接连两家过会的积极信号,但结合监管动态来看对于“硬科技”企业的科创属性认定和符合条件企业的筛选条件可能反而越来越严格。
科创板企业上市各环节用时剔除1家转板企业,目前科创板上市的572家企业从IPO申报被上交所受理,到成功发行上市平均用时为308天。从各环节的市场分布来看,“申报被受理至过会”阶段所用天数占整个审核流程比重最高,平均为166天,主要原因或在于这一阶段交易所会对企业申报材料展开多轮审核问询工作,以核查是否符合相应上市条件。
这572家企业中, 从IPO申报被受理到成功上市耗时最长的企业为云天励飞,公司于2023年4月4日上市,全流程用时847天;耗时最短的企业为中芯国际,全流程用时仅45天。
按企业上市年份划分,科创板IPO企业在上市各环节及整体耗时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可能与此前申报企业存量较多监管审核压力较大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或在于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要求,且从板块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科创属性等多个层面加强了审核。
科创板上市企业市值分布截至2024年7月22日收盘,科创板57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5.19万亿元,其中超六成企业总市值处于10亿元至50亿元之间。
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当前总市值超千亿元的有4家企业,分别为中芯国际(1990.79亿元)、海光信息(1828.32亿元)、百济神州(1236.24亿元)、寒武纪(1107.18亿元)。下图为科创板目前总市值前20名的企业:
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介机构项量排名据汉鼎咨询课题组梳理,共计55家券商、30家会计师事务所、67家律师事务所担任了57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保荐机构、审计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各中介机构的上市项目数量明细如下:
一、保荐机构
第一名:中信证券(79家)
第二名:海通证券(56家)
第三名:中信建投(55家)
第四名:中金公司(52家)
第五名:华泰联合证券(48家)
上市项目数量排名前五的券商项目数量共计290家,占比49.07%。
二、会计师事务第一名:天健(107家)
第二名:立信(86家)
第三名:容诚(65家)
第四名:天职国际(41家)
第五名:大华(35家)
上市项目数量排名前五的5家会计师事务所项目数量共计334家,占比58%,集中度较高。
三、律师事务所
第一名:锦天城(59家)
第二名:中伦(56家)
第三名:德恒(43家)
第四/五名:国枫(35家)、金杜(35家)
上市项目数量排名前五的5家律师事务所项目数量共计228家,占比39.7%。
科创板上市企业行业分布及募资总额剔除1家转板上市企业,57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以下23个行业:
从家数来看,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4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0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2家)、医药制造业(62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2家),占比72.6%。且上述行业对应的募资总额也同样排名前五,五大行业募资总额占科创板上市企业募资总额的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