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将所有的财产都跟着范蠡的尸体一起埋了吧。范蠡也不同意,毕竟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血,位面显得太浪费了。这时候,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时候,我给你摔了吧!”范蠡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说道:“就按他说的办吧。并且在我百年之后,这份家业也让这个年轻人请受了,大家都给作个证吧!”就这样,人死后,他的亲人就会买来瓦盆儿,让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在死者的棺材钱摔碎。

摔盆仪式的规则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说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摔盆”仪式对于亲人和死者如此之重要,那么由谁来执行摔盆儿的仪式呢?

这个时候,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就起到作用了。

一般情况下,这个盆儿在起棺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的时候用左手摔盆儿,母死的时候用右手摔盆儿,如果盆儿没被摔碎,是不能拿起来摔二次的,这个时候,就由抬棺者踩碎。

如果长子已经不在人世的话,就由长孙来摔。如果长子以及长孙都不在的话,就由次子来执行这个仪式。如果是次子都不在的话,就按照长幼有序的规则来执行。

“摔盆”仪式中的这个盆儿也是很有讲究的,不是在市场上随随便便买个盆儿就行。在严格的传统仪式当中,这个盆儿必须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

并且,在摔盆儿的时候,会在盆里面放一块砖。

这块砖有什么用呢?

除了借助它的力量更容易摔碎盆子之外,据说这块砖还可以避邪镇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自然死亡,人们将其捡回来,是为“借寿砖”,意为借用死者的福寿。如果把它放在水葱花盆的下面,称之为“水砖长寿”,家宅就能够获得福、禄、寿三星的庇护,放于门前则为“吉星高照”。

如果用这块砖给家中的小男孩压书,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一品文章锦绣成”,有希望“三元及第”。如果用来给小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一定会心灵手巧。总之,这里面的寄托着很多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摔盆仪式的寓意

摔盆仪式有两方面的寓意。一方是对于死者而言,根据中国传统的神鬼文化,在阴间有一位守在奈何桥头的王婆,每天给走过奈何桥的鬼魂喝下自己所熬制的汤,与孟婆汤不一样,这个王婆汤又叫做迷魂汤,鬼魂在喝了这个汤之后就不能够投胎了。

于是,死者的亲人为了让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就在这个盆儿底钻孔,并且摔碎让死者的鬼魂携带着上路。

另一方面是对于生者来说,“摔盆儿”在很多时候都是继承死者遗产或者分家的预兆。人们常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也就分崩离析了。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长子长孙除了“摔盆”之外,还要负责分配父母的遗产给自己的兄弟。当然了,在分配的过程中,全部是由了“摔盆”的人也就是长子说了算。

如今的生育制度导致孤寡老人很多,这些人的遗产如何处理成为难题,很多人就在这个仪式上争破了头,为了抢到“摔盆儿”的权利,不惜大打出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现实的悲哀。

小结

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后世的人在执行或者遵循的时候都是有根有据的,避免了很多的麻烦与冲突,这就是聪明的中国祖先留给后世人的宝贵财富。大家觉得是这样的吗?

参考资料:《中国民间风俗习惯大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